-
首页
-
武侠
-
《鬼吹灯》
《鬼吹灯》
黄佳靖
87822万字
25768人读过
连载
本贴是小编在8264的处女贴,因为是个“生态学家”,所以必然先为大家介绍奇特的物种。小编酷爱野生动物,自然环境,以及相关的户外活动。曾亲身考察了各个洲的部分区域,将会以图文并茂的方式提供给大家不同当地物种与环境的知识,分享小编的个人经历。希望大家积极参与国外户外活动。如有不明处请不要犹豫询问小编,小编必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本帖主:山地大猩猩 Mountain Gorilla活动地点:东非 (Uganda乌干达,Rwanda卢旺达)主要景点:布温迪不可穿越的森林国家公园 (乌干达)Bwindi Impenetrable National Park https//bbs.8264.com/forum-redirect-goto-findpost-ptid-1821265-pid-33537862.html 维龙加火山国家公园 (卢旺达)Virunga Volcanic National Park https//bbs.8264.com/forum-redirect-goto-findpost-ptid-1821265-pid-33547215.html附加景点 伊丽莎白国家公园 (乌干达) Elizabeth National Parkhttps//bbs.8264.com/forum-redirect-goto-findpost-ptid-1821265-pid-33494840.html维龙加山地形图,山脉横跨乌干达,卢旺达与刚果。直奔主吧,非洲“山地大猩猩”保守估计少于1000只,属于严重濒危物种(严重程度超过大熊猫与江豚)。分布在乌干达,卢旺达与刚果的国家公园境内,属纯野生动物。银背:一个家族的首领,当仁不让的保护者。 雄性在成年后,背部会长出银灰色的毛,身高大约在1.8米,体重200公斤,臂长2.3米,十分了得。 后背毛发短,手臂毛发长而茂密。小编不敢亲身体验他的力道,所以无从估计,实在抱歉!不过听公园管理员说,10个美式橄榄球运动员也不能抗衡一只银背. 看到我们一行人后,自觉提醒家族成员,是一位首领的任务。 行注目礼立刻抱起并保护幼崽。来几张局部特写 (虽然爬了5个小时的山,但是扛着大白镜头是完全正确的)看到我们并无敌意,开始悠哉的打盹了。 (估计是刚刚吃饱) 大猩猩咬力惊人,遇到敌人时一定会撕咬对方。哥们你是不是改减减肥了,看你腰间那游泳圈!呵,“沉思者”你这还玩起造型来了? 看到我们一行人不停围着族群走动拍照,显得有些不耐烦了,开始咆哮! (其实也就是打个哈气)仔细看上去,银背还是很帅的。雌性:哺育家族下一代的呵护者。体重几乎为雄性的一半:100公斤,身高1.3米,胸前有傲人的双峰,头部也比雄性小很多,容易区别。小编一行人里的妹子们! 你们看人家多么汹涌澎湃!幼崽在母亲的怀里很安逸。特写: “你在想什么呢”?“小宝宝与妈妈” 这伟大的一刻让我抓拍下来了! 我们这使劲的拍,你就不能关照一下吗? 就知道睡!你表情那么凝重干嘛?雌性局部特写未完待续,还有幼崽,家族结构,国家公园风景,其他大草原上的动物的介绍,以及全部东非生态游的行程慨括。幼崽:活泼可爱,却命运不定的嬉戏者。猩猩幼崽喜爱玩耍,经常爬树,与其他幼崽摔跤,打闹,游戏。这样有助于他们的成长与学习,必要时成年雄性与雌性也会参加到游戏当中。爸爸说:“喂,你过去跟这帮人类打个招呼,注意点啊。”小家伙爬到离我们差不多2米的距离是,我旁边的小妹估计是有点害怕,站起身来要往后退。 当时银背就立起来了,我那个汗啊! 预感要出事了,公园巡逻员立刻按住小妹让她蹲下,才避免了悲剧发生。还知道找妈妈要东西吃!幼年的猩猩活动量非常大,几乎没有闲着的时候,扒高上低让我们很难抓拍。算了,直接上嘴咬吧。小编一开始为什么说幼崽的命运是不定的呢? 这就要从大猩猩的族群制度开始讲起了,首先一个族群只能有一个领头银背,4-7个左右的成年雌性,3-5个成年雄性 (也可能是首领银背的兄弟或儿子),其他为4岁以下的幼年猩猩。大猩猩没有领地性,哪里有实物就去哪里。偶尔遇到豹子之类的掠食者,银背会挺身而出,但是惧怕变色龙与鳄鱼等爬行类动物。当遇到另一个族群时,如果出现矛盾,银背会开始攻击对方的首领,直到死亡。当一个族群没有首领时,幼年的猩猩就会被新首领杀死,以保证自己与后代以后不受威胁,生物上称这种现象为 infanticide (杀婴)。 聊完山地大猩猩,那么开始介绍这一趟旅行的过程。我们做的是埃塞俄比亚航公公司的班级,大家也可以选择肯尼亚航空,这一点不详细介绍了。DAY 1: 乌干达首都: 坎帕拉。 听向导RICHARD 讲,坎帕拉有五个丘陵,分别成为一个镇区,当地的人民虽然在城里长大但是都有自己所属的部族。我们外国人当然分不清啦!也学了几句Swahili,但是现在全忘了。整个城区就是一个字,乱。毕竟经济不发达,而且自从1962年独立后也饱受国家民族内战,希望以后会慢慢好起来。以为独立之前是英殖民,所以公路上也是左行,偶尔能看见基座高楼,十字路口也会有白衣警察。80%多人都信奉基督,具体是天主教还是新教没有多问,也有伊斯兰教徒。在坎帕拉其中一个山丘俯瞰城区市里的清真寺([]
最新章节:
第521章
唐探3新预告
(
2024-12-06 02:20:05)
更新时间:
2024-12-06 03:33:07
汪泰云
回来已经整整5个多月了,依然是一成不变的生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曾经的年少轻狂一去不复返......2012年5月5日从上海青浦出发,历时49天到达拉萨,这一路有风,有雨,有冷,有暖,有坚持,也有放弃!豁然觉得无从落笔来描述这段日子的点点滴滴,妻子鼓励我还是写下来吧,若干年后也算让自己有那么点回忆,故就有了以下流水账式的文字和图片 对我来说,旅行的意义是寻找和丰富生命的体验,是脚下的路,更是心中的路!目的地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能否触发内心的某种感受,旅行也是一种探险,但真正的探险是人生! 长距离骑行对于我这个菜鸟来说也是第一次的尝试,之前有过徒步穿越的经历,不过大多是跟着户外俱乐部走,走的多了自然开始关注雪域高原,被众多色驴的照片搞得无法自拔,呵呵,一直没有时间成行,深度游是需要时间配合的,2011年开始我总算拥有了属于自己支配的时间,所以开始策划这次行程,骑车去西藏?ok,就这么决定了!我开始对这次行程进行针对性的训练,每周三次的慢跑8公里隔天夜骑淀山湖大道,来回23公里 车子是12年的春节购买的,坚持每周3次的慢跑训练,其中膝盖的养护非常关键,长跑建议带好护膝!青浦珠溪路,边上是稻田,空气中弥满着大粪的味道,不过感觉很好,是不是有点bt,这是手机拍摄的照片,大家随便看吧 骑行训练总里程639公里,车子是一月底买的,算下来强度不大,码表今天要清0了,心情还是没有一丝兴奋,静静的等待出发 5月5日 天气晴好 青浦--南浔骑行93公里早上7点准时出发 路过淀山湖 11点左右从金泽附近出上海了,第一次到金泽 上午在东方绿舟和此次骑行的骑友汇合,有来自广东,无锡,上海,江西的一共8人,原先的计划是4人,后来不知怎么又增加了几人,他们都是从上海人民广场的318国道起点骑过来的,我就不凑热闹了。队伍超乎想象的庞大,不过之后几天就分手了,骑友广东的包子和江西的牛逼 行百里者半九十 下午4.30到达南浔古镇,第一天的骑行还处于兴奋中,没有感觉到特别疲劳。晚上伙食自行解决,第一天的行程大家都还在适应中,我找了个面馆来碗面条 夜游古镇,坑唉,白天居然要收费,不过晚上可以逃票。伟大的祖国几乎找不到免费的景点今日骑行93公里,青浦至南浔的路况较好,基本都是柏油马路,不过屁股摩擦的有点小疼,主要还是没有长距离骑行的经验 5月6日南浔--郎溪十字镇骑行里程 157公里昨夜睡的不太好,出门在外最怕的就是这个,早上6点准时出发前往318国道,6.30吃早饭,2碗粥6个包子 八点左右进入湖州城区,正是周末,车来车往 前往宣城 中午在叫环桥的小镇吃午饭,四人四菜四十元,上午骑了75公里,天气较热,感觉体力还行,暗自庆幸之前的体能准备还算有点效果,下午还要赶80多公里才能到今天的目的地十字镇 二点在泗安镇停留休息一会,天气太热,马上进入安徽界了 开始进入安徽段国道,国道在大修路况不好,大约有十公里 ,这段路貌似修了几年了还是如此,国内很多路段都是如此,记得父母家门口的马路在我和老婆谈恋爱的时候就开始修了,现在女儿都会打酱油了依然没修好,这个也是特色吧,走小路继续前往十字镇。 下午四点半赶到广德,这里大家有点分歧,体能状况在这里出现差异,有些人不愿走了有人坚持继续上路,最终大家分为两批,一部分滞留广德,其余人继续赶往十字镇,我感觉体能还行继续上路吧! 傍晚6点,夕阳下的国道安逸宁静 7点不到终于赶到十字镇,今日骑行157公里,路况除了10公里搓板路,其余都较好,住宿费用一人30元,晚上腐败一下! 5月7日十字镇---青阳县骑行里程148公里早上五点四十离开小镇,路上行人不多,一大早出发是同行骑友猴子的建议,中午太晒可以考虑休息1小时,所以今天一大早就出发了,后来发现这不是个好主意 出发后一小时在离宣城还有20公里的小镇早饭,非常有嚼劲的安徽手擀面8元,很好吃! 整数留记号,路碑上各地骑友的涂鸦 中午在南陵午饭,骑友老吴要走了,他儿子小吴要骑行去拉萨,老吴不放心所以从无锡陪儿子一起骑了两天,工作实在放不下只能相约拉萨再见。左一老吴,左二(昨天路上拣到的宁波骑友36)左三是小吴 。我和36都是70后,小吴90后,最后我们3人组一路到的拉萨 进入安徽段开始,逐步开始出现大起伏路,中午实际休整了1个半小时,下午出发的时候明显感觉乏力,个人觉得长距离骑行最好还是少休息多赶路,但是可以放慢时速,控制在22码内最合适,这样会比较节省体力,下午遇到了出行的第一场雨,没怎么拍照片。6点赶到青阳县。 5月8日 青阳县---池州市 骑行里程 45公里昨夜下了一夜的雨,担心是否能按时出发,上午8点雨总算停了,昨晚的住宿点,30元一人。这里靠近九华山了,寺庙的气息开始浓烈。 中午赶到安徽池州市,4天来进入的最大的城市,很繁华 同行骑友猴子连续拉肚子一天四次,吃药无效后绝定去医院挂水,今天在池州休整半天,这个休整很及时,对于我这个平时没有经历过大强度骑行的人来说大腿肌肉早已酸胀不堪,每天扶车把时间过长导致无名指和小指僵硬 医院里竟然有全球通贵宾室,用了全球通,看病也先通,我朝果然威武! 全国各地都在大搞城建,今日下午休整,明天开始进入岳西山脉([]
黄嘉慧
本贴图文,均属原创。谢绝所有形式的转载。如有需要,请留言或站短。这是2009年7月的行程了。从自然风景来说,317不如318,地貌比较单一,大部分地段是在高山草甸上行走,不象318,峡谷,高山,草原,湖泊应有尽有,尤其在通过横断山脉那一段时,雄浑的群山看得人心旌摇曳,目瞪口呆。但是,就人文和风情来说,317却远胜318,这条国道,基本都是在藏区穿行,并且,是很深入很原生态的藏区,而不是被汉族同化了的风景区。这里甚至有很多人,都听不懂普通话,从交流上来讲,是种缺憾,但是,从风情上来讲,却是很多驴子求之不得的。这条线游客稀少,甚至可以说没有。玉树-昌都-德格-甘孜-马尔康这一段,我只碰到两个和我们一样的背包客。要去的驴子,可以赶紧筹划了,不要等到游客蜂拥而来时,再去凑热闹。本次出行线路:上海-成都-康定-甘孜-石渠-玉树-昌都-江达-德格-甘孜-色达-马尔康-若尔盖-郎木寺-夏河-兰州-上海。基本都沿着317国道在走。说起来好笑,这次出行,在没有到达火车站之前,我居然不知道是否能走得成。之前一天,破树幸灾乐祸(他自己去新疆的时候遇上75,担惊受怕地逃回来,困在家里出不去,就巴不得所有的人都不能成行)地告诉我,宝成铁路江油段因为连日暴雨,河水超过警戒水位,列车停止运行。而我坐的那趟车,正好要经过江油。这真是出师未捷,心已经死了好几回了。先是新疆75事件,闹得人心惶惶,家人担心藏区也跟着闹,不许我去。于是把眼光瞄准东北。可是筹划了几天,还是兴致索然。虽然东北我早晚要去一趟,但在最近的三年里,它不在我的计划之中。几经周折,终于还是买了车票。准备出发。进了车站,一看,电子显示屏上,我坐的那趟火车正在检票。看来没停运,赶紧进站台,一问,可能要绕道。不管怎么说,能照常发车就好,还是很高兴地上了车。我摸着脖子上挂着的小弥勒。那是大爷去九华山的时候,一位高僧送给他的,我每次出行,都戴着它,每次都能平安回来。我是个有一点轻微迷信的人,所以,宁愿把出发前这一切不顺,当成“好事多磨”。列车在苏南平原上奔驰着,窗外是大片碧绿的稻田。即使隔着窗,也能想象出烈日下蒸腾的水汽。这是我所熟悉的故乡原风景,我在这里出生,长大,变老。可是尚且年轻的心,总是不安分的,渴望去到更远更陌生的地方。所以,一次次离家,行走。到了西安,火车广播通知,改道走安康达州南充到成都。这一改道,原定35个小时能道成都的火车,就足足走了48小时。从西安到安康不到200公里,居然走了大半天,直坐到人崩溃。我从17号早上8点,一直坐到19号凌晨4点半,才算到成都。西部的天亮得晚,只好在广场上等肯德基开门,挨到6点半,天终于亮了,搭公交去武侯祠。在梦之旅青年旅馆开好房,一边先洗头洗澡,一边等船过来。她的火车比我晚几个小时。会合以后,逛锦里,睡午觉,去新南门车站买明天去康定的票,继续闲逛。色达。若尔盖花湖。玉树街头的康巴妇女。路过达州,穷极无聊,拍下窗外的山。成都,火车站肯德基。在这么热闹的地段,它居然不是24小时营业的。为了等开门,我蹲在外面的台阶上,等了一个多小时。坐公交到武侯祠的时候,大约是清晨7点半。锦里空无一人,非常清净。20号,成都-康定一早起床,坐公交去车站。还忙里偷闲吃了早饭,买了水果。上车昏睡。说飞仙关那里修路,实行交通管制,但是我们的车居然没停,一直就开过去。司机小气得紧,不舍得开空调,车里一直很闷热。 到二郎山,跳下车,才发现车里车外是两个世界。成都带来的燠热已经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无比的凉爽。二郎山是四川盆地和川西高原的分界点,一翻过山,温度就骤然下降好几度,跟成都的湿热比起来,俨然两重天。 越往康定开,太阳越是照得人睁不开眼,我把魔术围巾拉到鼻子上扮蒙面鬼。车停下来加水,我问洗车的妇女,康定还有多远?她愣愣地看着怪异的我,半天才说:前面就是了,还有18公里。去年其实走过一次康定,但没有停留很久,只是匆匆而过。记得它有狭长的街道,奔腾的折多河,和依山而建的民居。刚出车站,就被一群小面包司机包围了,七嘴八舌地问我们,去不去塔公、丹巴、八美……等地方。船同志想去塔公,她不知道从哪听说塔公很美,中了邪一样非要去。于是打听了下,乖乖,两个人包车得450元,拼车也得80一个人。而且路上得花4个多小时,现在已经是下午4点,等到那里,天也快黑了。而且考虑到川北的班车,都是大清早就发车的,即使是明天早上,还是没时间玩。并且塔公只是个小镇,有没有班车往甘孜,还很难说。加上车站的工作人员对说,我们两个女的,没事最好不要坐藏民的车……前前后后一耽误,时间也晚了,于是买了明天直接到甘孜的车票,在车站附近找个小店住下,20/人,公用洗澡间,还凑合。之后的一路,住的大都是这样的旅店。至于玩,康定无非有个跑马山,被圈了地,门票60。附近还有个木格措,门票160……我一听就连忙摇手:不去不去。安顿好住宿,我先洗了一个澡,然后出去逛街找食,顺便把湿的头发晾干。 远处的跑马山。没上去。门票太贵了。折多河。和绝大部分西北的县城一样,康定也坐落在一个河谷中,湍急的折多河把城市一分为二,奔涌而过。街上行人稀少,藏汉相杂。有人沿河摆了小摊,卖各种菌子,大的小的花的,还有松茸。也有水果,桃子一元,苹果两元,比起上海来,便宜得让人觉得惊喜。便拎了一袋在手里。 仔细看折多河,水是浑黄的,可是在靠边的地方,又似乎是绿的,不由得奇怪起来。继续往上走,果然发现那是两条河汇合而成的,其中有一条,是清澈碧绿的水。问了路边溜狗的大爷,说,那条清的河,叫雅拉河。我连忙问:再往上走,是不是有一座雅拉神山?大爷说:对对,河水就是从山里淌下来的。 找了半天,找到一家小馆子,菜居然出乎意料的便宜,回锅肉12元,素菜6元,两人花20元解决了晚饭,拎着明天在路上吃的水果糕点,幸福地摸着肚子往回踱。路边卖菌子的山民。一条河的两种颜色。21号,康定-甘孜一早被闹钟叫醒,船去洗澡。等了半天,她气急败坏地推门进来,告诉我,浴室有扇窗子对着住客的房间,而锁和窗帘,居然是装在房间里面的!她洗着洗着,看到个影子拉开窗帘,站在后面偷看!我顿时昏倒。我昨天洗的时候,压根没发现这一茬,还笃悠悠地又哼又唱,在浴室消磨了不少时光。我只好祈祷老天,我洗澡的时候,那个房间,还没住人。船又说:他不会带着相机吧?我¥%·#……满天金星。这家的老板,真他妈是头猪。 背着东西下楼去车站,狭小的候车室已经人声鼎沸。一看,康定每天有四班车同时发往甘孜,三辆小巴,一辆大巴。我们不幸坐的,正是其中一辆小巴,并且,是在最后一排,并且,行李仓已经占满了,我们的包得放在过道上。并且,从康定到甘孜,我们一坐,就坐了十四个小时。这哪行啊。我抽身就出去了,东转西转半天,想找张报纸什么的垫在包下面,好歹干净些,但是找了半天,这里的人敢情都不看报的,连个纸屑也没见着,只好在站外的杂货店里,花8元钱买了个编织的蛇皮袋,拿到车上一抖开,正好放下两只包。后来我还很佩服自己的先见之明。要是没有这个蛇皮袋,我们那两只背囊,不知道要脏成什么样了,出出进进的别人的脚,不停地蹭在袋子上,还有坐我们前排的一个中年大爷,以每隔三分钟的频率吐一次痰,我怀疑他吐出的口水,都可以装满一痰盂罐了,保不定也粘点在我们袋子上……额,写到这里,有点恶心。可惜后来,这个袋子让船拉在了车上。这个败家娘们啊。 车到新都桥。窗外金绿色的草原。 最后一排共坐四个人。我好不容易挤进去,靠窗坐下来。小巴的最后一排都比前面的椅子要高,而窗的高度却是一样的,这就注定了坐在最后一排的人,视野有限。座位高了,我的脚就够不到地,只能悬在半空里。最后一排有多颠,坐过的人都知道,而且,这条路,是横贯在川西高原上的,除了不超过五十公里的油路外,几乎全是碎石路和土路……出了城就是折多山。去年经过的时候,从新都桥到折多山一段在修路,整个路面就是一个大酱缸,人车经过,无不被染成灰黄色。今年,据说新都桥那一段已经修好了,换成折多山的那段路被扒了,因为康定在造机场,要把路都换成高等级的。于是去年好好的油路不见了,被挖得东一个坑西一个坑,一路颠上山去。好容易到新都桥,路面终于平坦。车子离开318国道,向塔公方向拐过去。两旁是高大苍翠的林荫道,树木闪过车窗的间歇里,能看到远处的河流、青稞田和一幢幢灰白色的藏民居。这里的房子大都是石头建的,颜色和式样都很朴素,只在窗子周围,饰有红白的镶边。正开着,车子停下来,一问,单边放行。正好松泛一下坐木了的腿脚。路边有草地,权当是郊游吧。停车休息。一个晒太阳的小和尚。等上了车再开,路就变了,尤其是从塔公到八美的那一段,一点都不美,灰大得简直铺天盖地,车窗全部关上了,车里还飞舞着密密的细小的灰,无处不在,一会的工夫,深色的包和裤子上,就落下厚厚一层灰土。而外面的太阳正大,车厢里闷热不堪,简直难以忍受。我全副武装,帽子,魔术围巾齐上阵,把自己包得严严实实,只露出两只眼睛。船没带魔术围巾,而我发神经带了三条,于是分给她一条,同样裹严实。但是晚上到了甘孜,拿纸巾一擦鼻孔,还是漆黑一团。其他乘客就惨了,只能拿手捂着,或者拿衣袖挡着,没多久,就头发眉毛胡子全变成灰色的了。下车吃午饭的时候,车里的藏民全被我们的怪样逗笑了。我伸头问一个男孩:我象不象鬼?他摇头,用生硬的普通话回答我:不象,哪有这么美的鬼。哈哈。过了八美,路终于又好了一点,虽然还是颠,但是灰没那么大了,窗子也可以偶尔开一点透透气了。 我们的车。 接近道孚的时候,两边的民居变得异常美丽起来。这里的房子,都用黄和白色做主体,饰以朱红,明黄,橙红,天蓝等颜色,十分的明丽鲜艳。虽然道孚并没有什么出名的景点,但是我记得中国国家地理杂志上好象提过,这里的民居本身,就非常值得一看。后来我们不止一次地后悔,应该在道孚住一个晚上的。康定到道孚大约开八个小时,下午两点多就能到,正好四处逛逛,拍拍建筑,没准还能找个藏胞家访一下。这样的话,能在车上少颠六个多小时,人就不至于过度疲倦,那么第二天,我也许就不会因为高反跌破了下巴。 道孚一带的山比较平缓,山和山之间的平地也多,适合农作物生长,因此这里的经济也相对富裕,所以,房子修得特别讲究漂亮。一栋栋明媚艳丽的房子,夹杂在绿树青山间,显得格外悦目,是安详的高原田园风光。 从道孚到炉霍这一带,景色都很优美,靠近炉霍,民居的颜色又变了,和道孚民居的轻盈明丽不一样,这里的房子以朱红色为主体,饰以红黄绿白等其他颜色,整体看上去,显得华美庄重。 六点多的光线已经开始柔和,投射在路边的林子里,是各种深浅不一的美妙的绿色。我甚至看到一只小猴子轻捷地漫步在草地上,阳光在它身上清晰地折射出毛茸茸的金黄的剪影。 道孚民居……真正的房子,比我拍下的要美上十倍。可惜那段路,我不停地在打瞌睡,眼睛怎么都睁不开,白白错过了很多拍摄的机会~~炉霍汽车站。上下客,休息十分钟。炉霍街头。车上抓拍,歪歪倒倒,请忽视楼猪三脚猫的技术~~炉霍民居的颜色,和道孚又不一样了,以深红色为主,庄重华美。接近甘孜的时候,司机大约也心急了,车子开得飞快,本来路况尚好,但因为速度一快,后排就越发地颠起来,经常能把人从座位上抛起老高,再硬生生地砸下来,颠得屁股、大腿、甚至是浑身的骨头都痛。为了防止这打夯一样的硬砸,我不得不一手抓住前面的椅背,一手抓住座椅面;一只脚插在前面座位和车壁的空隙里,一只脚紧紧抵住前排座位,浑身每一个细胞都提高了警惕,一有被抛起的迹象,立刻放松身体,跟着车子的起伏跳起,再控制着尽量轻一点落到座位上,减少震动。下车后我回想了一下自己当时采取的举动,分明就是武术的基本功,“马步蹲档”嘛。下车后,我的整个背部剧痛,整整痛了两天才好。问一下船,她也同样痛。 翻越罗锅梁子时,山中的卡萨湖。 山脚的小镇。刚到甘孜,老天就给了我们一个下马威。太阳的余光还在山顶上挂着,豆大的雨点就毫不留情地砸下来,生冷的风直往衣领里灌,气温在不到五分钟的时间里,下降了好几度。好在我们决定明天在甘孜休整一天,不用急着赶路,于是就近,在亚青旅馆住下来,三人间,10元/人,不能洗澡,但是胜在便宜,离车站又近,何况斜对面就有澡堂,走过去也不过五分钟而已。简陋的旅馆里居然住满了人,大部分是喇嘛和觉母,也有汉族的和尚尼姑,还有很多的信徒。我们同房间的一个女人,也是从石家庄特地过来朝佛的,据她说,附近的亚青寺和色达,最近几天都有大法会,难怪有这么多的人了。 同屋大姐推荐我们到楼下的小饭店吃饭,说他们那里便宜,味道也不错。于是去了。一看,只有一间屋的门面,摆着三张油腻腻的桌子,电灯的瓦数明显不够,看上去黑咕隆咚的,生意倒不错,坐满了人。 点了两个菜,等了半天。味道差强人意。第二天换了一家店堂看上去干净些的,结果吃下来,比在他家贵起50%。后来就不挑剔了,还是老老实实回到他家吃。一边吃饭,一边不停地有人进来乞讨。手里捏着把一元的零钱。给了一个,跟着又来下一个。打发了几个,我们也学聪明了,照这样给下去,还不破产啊?于是再来讨,一概摇头:没有。他们倒也不强求,你说没有,就走人。 夕阳西下……22号,甘孜早上睡到自然醒,爬起来,但觉得象被人毒打过一顿般,动一动就混身痛。看来昨天那十四个小时的颠簸煎熬,确实伤了老本了。 出去找吃的,然后去澡堂洗澡。5元/人,船嫌太贵,一定要洗够本才行。于是把换下的脏衣服,也就着热水洗干净了。施施然回旅馆,晾衣服,吃午饭,买明天到石渠的车票,睡午觉,直到下午三点,才出门去甘孜寺。 功略上说,甘孜寺是不用门票的,但的士把我们送到大门口以后,却有一个喇嘛背着布包走过来,要我们买票,一看,票价10元,上面也没有核价的章。好在不贵,就掏了。甘孜寺是整个县城的制高点,站在寺门口的平台上,能鸟瞰整个城区。远处层层叠叠的山峦,青翠的青稞田,土黄色的民居,军营,和军营里停放整齐的军车,把长焦拉近,还能看到他们在打球。 甘孜街头。那一天,好象正是日全食,大雨滂沱,街上漆黑一片,路灯都亮了。不过到了中午,就云开日出,阳光灿烂了。吃过午饭,打了一辆的,去甘孜寺。([]
吴宜江
神山一直在某个梦里召唤着我,从贡嘎转山,稻城亚丁转山,这次年宝玉则因为雪太大转山未果,但是这停止不了我转山的路线。藏区有四大神山:梅里雪山,冈仁波齐,尕朵觉沃,阿尼玛卿。。。还有很多排名往后神山,都是以后我的梦。年保玉则,又称果洛山,属巴颜喀拉山。相传是果洛诸部落的发祥地,因而备受尊崇。年保玉则山峰长40公里,宽25公里,由无数海拔在4000米以上的山峰组成,主峰5369米。山上,冰雪融水形成众多湖泊,除了众所周知的仙女湖、妖女湖外,还有日尕玛措、玛尔杂湖、玛日当湖等,星罗棋布的小海子则达300多个,为取吉祥之意号称360个,传说是由当年进藏时经过这里的文成公主流下的思乡之泪汇聚而成的。行程:北京---银川--西宁---久治县--年宝玉则 年宝玉则---仙女湖--妖女湖---大本营---大雪至腰原路返回--妖女湖---仙女湖环湖---年宝玉则(七月将会重走大转山线路)装备:天石-18睡袋,天石羽绒服,Fenix菲尼克斯高山头灯,SALEWA沙乐华冲锋衣,雪套,棉帽,登山鞋,安全带,登山杖,炉具,帐篷,冲锋裤,厚袜子三双,相机,电池五块,Julbo太阳镜,保温杯提醒:藏民挖虫草季节不宜进山租马太贵铁丐户外交流群141504221 新浪微博:丐帮帮主铁丐https//bbs.8264.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758212&page=1#pid31175773年宝玉则活动召集--7月19日西宁集合 年宝玉则转山正常线路都是三天,五天的线路要反穿,还有一条十天的大转山线路一直都少有人走,这次没有走完转山非常的失望,不过山永远在那里,我还会再来。北京自驾看着一辆破捷达战斗机一路向西经内蒙到达银川,晚上银川的朋友一起大口吃手抓羊肉大口喝酒。 年宝玉则大本营夜里3点钟拍星空一直到早上五点15天亮 活动人物:铁丐也就是本楼主,擅长徒步,攀岩。攀冰。极限摄影这次在山里有幸见到一匹狼,和我们对视一点也不紧张 余凯伊----高山摄影,登山,攀冰,攀岩天石超轻羽绒服一直陪伴着我们进入现实社会,七月在见年宝玉则还是离不开天石的陪伴 江南忆龄----SIZE杂志主编,影像记录贫困山区策划者,在路上旅行家,patagonia赞助运动员 依加-----年宝玉则景区管理者,一个爱好户外的藏族管理员,一直在做推动年宝玉则景区推广 村长----一个混居与北京闹市的小老板,目前从事古玩营销此次天石睡袋很给力-18的超轻羽绒睡袋 十一-------北京土著酱油专家 言归正传:5月15日终于从北京出发了,一拖半个月的行程因为种种原因终于上路了,一群二逼青年欢乐多,一路各种搞笑 你们见过坐车带头盔的那啥吗,哈哈 FENIX菲尼克斯赞助的高海拔头灯可以抗极寒还有一个TK35超强手电,相当给力 北京出发沿着八达岭高速到达居庸关前往内蒙 进入内蒙境内天空下起小雨,一座座的城市污染也体现了出来一路过内蒙进入宁夏境内,高速旁一片农耕景象w偶承认我邪恶了,你们怎么这么销魂呢一路在车上各种搞笑不说啥了,你们看吧到达青海西宁8264驴友大本营----青海行客栈。银川的腐败好像木有拍啊 这么一个战斗机怎么能装得下这么多东西我是彻底的笑喷了;P;P 西宁一早就前往久治县,途径贵德黄河第一湾,记得09年曾经专门到达这里途径捷径的小路,山上的冰川已经融化形成一条小河,估计在雨季的时候这里已经无法通过,希望进藏区的朋友不要相信导航GPS,他只会在城市给你正确的方向,苦逼的凯伊同学一脚跳进水里,我的鞋子当时不是防水的只能淌水过河,冰凉刺骨的河水让我一上车后打开车暖风好久才缓和,谁知前面又有一条河水到我膝盖,确定车子能过才趁着夜色赶路。。。。。。。。悲催的还在后面([]
曾惠雯
离开六库,来到中缅边境小城------瑞丽。好奇的找了个小旅行社,只180元报名参加了缅甸一日游。南坎、木姐两城一日游:游金皇宫,木姐市场、金鹿寺、民族花园、中心大佛寺、芒坎寺院.....缅甸旅游也是每个到瑞丽旅游者的心愿。到当地的旅行社打听,说现在因为那边打仗和借旅游之机贩卖毒品的太多,瑞丽边境不再办理到缅甸旅游的手续了,但是可以偷渡过去,偷渡!在距离国门不远的地方,导游让我们下车,再换车,过了污水沟和一块空地,又进了一个围墙的铁门。然后上了跳条船,几分钟后到了对岸。导游才说,我们已到了缅甸。我说怎么没经过海关,也没有经过检查?导游笑笑没说话。我一看我们来到一停车场,里面全是缅甸牌照的卡车。陆陆续续又来了几个人,在那里又等了好大一会,来了一辆能坐四五个人的小车,把我们“运”到一个挂缅甸国旗的大金殿院子里。这时我们才明白,我们是“偷渡国境”来到了缅甸。在金殿一路之隔,肃立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瑞丽口岸”的大门头。原来,神奇的偷渡如此简单。摄影器材:尼康D80+18mm定焦镜头(首次尝试全程使用定焦镜头,折合为27mm),当然也是迫不得已的选择,在澡塘会镜头用坏了,变焦环失效,只好当定焦用。纪实摄影:一天之内拍了五百多张照片,显然是粗制滥造,喜欢真实的影像记录,好玩而已。欢迎加入“心灵的家园QQ群187964471”终于对上了接头暗号!又来了一船偷渡客大家抓紧时间匆匆上岸接应的车辆久久未到,寒冷的凌晨中大家燃起一堆篝火取暖.......... 无聊之中拍了几张招贴画,是啥意思也不懂....... 木姐不是人,是个地名,它地处云南瑞丽八十一号国门缅甸一侧。木姐系缅甸语地名,即“繁华热闹的城镇”之意。它是缅甸掸邦西北部的一个边境镇区(相当于县),而且是缅甸的国家级口岸。 木姐位居瑞丽江南岸,依山靠水,风景秀丽,气候宜人。1300年,掸王赛纪在那散(今木姐机场)建了两座桥,并辟为集市。1900年,木姐仅有200多户,1000多人口;1968年发展为1000多户,5000余人;1991年增至2500余户,17000余人。今天木姐已有贺孟、岗南、市场、南街、北街和基督教街6条主要街道,商贾去集,车水马龙,生机勃勃,欣欣向荣,已发展成为一个“繁华热闹的城镇”。随着中国投资200亿修建的从缅甸西部口岸皎漂经木姐到瑞丽的铁路竣工,木姐将迎来更大的发展。 这是偷渡游的第一站。 木姐金鹿寺原先藏有的珍贵文物明永乐二十一年(1423年)永乐皇帝下敕谕一道,赐铜印一枚,蟒袍一套,象牙碗六对,珊瑚树两株,金佛四尊。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曾遭哈砸部劫掠。 于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由互助佑宁寺僧人根登罗哲搬到现址重新修建了这座寺院,清康熙三十年(1691年)建成显宗学院(讲经院),从而形成一座乐都地区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清廷赐名“福祥寺”,康熙皇帝赐“福寿”斗字金匾一桢。同治年间陕甘总督左宗堂资助修缮,并“护国渡世”匾额一桢。 缅甸是一个崇尚佛教的国家,所到之处庙宇比比皆是,佛身金碧辉煌,金顶直入云端,金鹿寺便是中缅边界的一大著名景观。拉人拍照的小女孩心怀鬼胎的缅甸秋导秋导在寺庙也准备推销缅币见到一本小学课本 合影一次收五元呢也不知道那盘子是如何固定到头上的往佛像头上浇水------挺奇怪的做法([]
蒋淑慧
一直以来,我不断的出现在路上,用脚步丈量这梦想的距离!从最近的到最远的。从最东的到最西的。梦想的脚步一次比一次远!西藏,一直是我的梦想,为之我付出了很多,也牺牲了很多!想象这那藏地雪山圣湖,那豪情羞怯情怀,还蛮激动的,也许是此次的目的地是世界之颠的原因吧!挑战,一次比一次有挑战性!这次,我真的是只身一人在路上了!当背着那沉垫垫的登山包走向车站,走进人群,我又激动又紧张--要借宿在青旅,要拼车在路上,要独自享受这一路美景!这一次,要考验我身体能不能行,要考验我够不够机智勇敢,要考验我意志力是否够坚定!这一次,我一定不能让自己失望!因为这是我的梦想…西藏,在路上!8.28北京-西宁8.29西宁市区-塔尔寺:藏传佛教的六大宗主寺之一,黄教的创始人宗喀巴的诞生地,它以藏汉艺术相结合的建筑风格、琳琅满目的法器、千恣百态的佛像和浩瀚的文献藏书,酥油花、壁画、堆锈组合的“艺术三绝”享誉国内外,青海省旅游王牌景点8.30青海湖-拉萨列车上今天差点没来成青海湖,因为一人,又没拼上车,就在我都放弃青海湖的时候,早晨醒来准备去吃早餐时,经过前台看见了一哥们儿说是要租车去青海湖,我那一个高兴啊,回宿舍赶紧收拾背包,坐那等候。经过“天下河水皆向东,唯有此溪向西流”的倒淌河,我们抵达中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青海湖,浩渺的青海湖像一望无际的大海一般,只是天空不作美,一会刮风一会下雨的,还好我备的衣服多。。。湖畔大片整齐如画的农田麦浪翻滚,菜花泛金,芳香四溢;那碧波万顷,水天一色的青海湖,好似一泓玻璃琼浆在轻轻荡漾。过了季节的油菜地PS:第一次住青旅,上个片片留作纪念哈,青海行YHA,店主服务态度很好,宿舍都是自己套被套,也很干净,有种回归大学宿舍的感觉。(*^__^*) 嘻嘻……8.31西宁-拉萨的列车上传说中的康巴迪有氧列车,外表看似绿皮车,内部可不一般啊,有图有真相还有我24小时吃的一顿餐,好精贵的途中经过可可西里途中经过雪地途中经过雪山途中经过河流途中经过草原-牦牛途中经过车站-措那湖:站在湖边途中观赏的天空、云彩和阳光PS:这晚住在了拉萨有名的青旅-东措,说实话,这个四人间,还没青海行的好呢,估计名气太大了,人太多了,也就一般了,不过蛮喜欢它墙上的涂鸦的,都是一些人才啊看这个布达拉宫,很需要手艺的9.1拉萨市内-大昭寺一大早,我们就去排布宫的预约票了,早起的鸟儿有虫吃,这话真不假。排完门票去广场拍布宫,这景色,太美了听说这个角度能够拍出最好的布宫哟,只可惜我的相机不是发烧级的药王山广场解放纪念碑布达拉宫那一天,我闭目在经殿香雾中,蓦然听见你颂经中的真言;那一月,我摇动所有的经筒,不为超度,只为触摸你的指尖;那一年,磕长头匍匐在山路,不为觐见,只为贴着你的温暖;那一世,转山转水转佛塔,不为修来世,只为途中与你相见。夜晚的布达拉宫广场,少了天安门广场的喧嚣,多了一份天堂的静谧,伴随着青藏高原的曲子,音乐喷泉为这广场增添了一抹欢动的色彩倒影在水中的布达拉宫,像一位羞涩的女子,静谧的矗立在那PS:分享下我们吃过的藏餐:酥油茶是真喝不惯哎,芒康木耳这个不错,哈哈,就是米饭硬了些9.2布达拉宫巍巍高原,屹屹雪城,宏伟的宫殿横空出世,记载着千年的文明的传承,布达拉宫的高度永远让人仰望。布达拉宫被称为“世界屋脊明珠”,它是拉萨乃至青藏高原的志,这座世界上海拔最高最雄伟的宫殿里,收藏着极为丰富的文物和工艺品,同时也珍存着独一无二的雪域文化遗产。在拉萨和藏地的任何角落,人们虔诚叩拜合拢的手掌永远指向她。世界上海拔最高、最雄伟的宫殿也无限衍伸着藏文化的灿烂,是真正属于世界的遗产,是可以触摸,可以深入,未经粉饰,但真正具有藏族建筑艺术杰出代表的宫堡式建筑群。有时这建筑更像一个神秘的符号,吸引无数人义无反顾地投奔西藏而来。。。PS:分享下我们吃的藏餐厅:多好的环境啊,真心贵啊9.3拉萨3650-曲水-江孜4040-日喀则3950:途径冈巴拉山口4900、羊卓雍错4441、卡若拉冰川、宗山古堡、白居寺经过世界上最高的淡水湖、有天上圣湖之美誉的羊卓雍湖。藏语为“碧玉湖”,是西藏三大圣湖之一羊卓雍错,湖水如羊脂般清澈,湖水甘甜,可以饮用。湛蓝的湖水与远方的雪山连为一体,加上两岸各色的山脉、极具特色的藏民族村落、遍地的牛羊,一路走来,心旷神怡。触手可及的卡若拉冰川一个小水库----马拉水库,都可以蓝成这样PS:日喀则限速40公里/小时,老让我们在路边等,看风景晚上入住的丹增旅社,还是一家蛮特色的旅社对面就是古旧的小布达拉宫9.4日喀则3950-拉孜-定日4300-珠峰大本营5200:途径嘉措拉山5248、乌拉山口5210翻越5248米的嘉措拉山这犹如肠子般的道路,真不是一般师傅能开的了的,要技术滴,还要车子滴。。。后驱车前往巍峨壮丽,气势磅礴,蜿蜒千里的喜马拉雅山脉,向地球之颠挺进 PS借宿在珠峰大本营1号营地,这高的海拔,天真的很冷啊夜里黑漆吗乌的一片,我们竟然还有个哥们儿去拍夜珠峰去了,太敬业了,我不得不上几张片片9.5珠峰大本营5200-日喀则3950:日照金山、绒布寺5100、绒布冰川、绒布河、扎什伦布寺不得不说,我们真的是一群幸运的孩子,在西藏这么多天没下雨,而且该看到的风景一览无余,连珠峰都这么给力,一大早露出了金色的笑脸,我拿什么感谢你啊,珠峰!绒布河是由珠峰北坡的三大冰川——东绒布冰川、中绒布冰川、西绒布冰川部分泉水汇集而成的冰水河流。当今世界上保存和发育完好的绒布冰川(平均宽1.4公里,平均厚120米,最厚处在300米以上,有高达数十米的冰陡崖和步步陷阱的明暗冰裂隙,是一个险象环生的冰崩雪崩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寺庙--西藏红教寺庙绒布寺5100。当群峰还在晕睡,珠峰已披上女神华服般洵丽夺目的朝霞,伴着珠穆朗玛峰升起的第一缕霞光穿行在巍峨壮丽、气势磅礴、蜿蜒千里的喜马拉雅山脉,在荒芜和寂静中翻越海拔5200米的加乌拉山。远方除了为首的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以外,周围横亘着尚有拉布吉康峰(海拔7367)、卓奥友峰(海拔8201)、洛子峰(海拔8516)、马卡鲁(海拔8463)等白雪皑皑的世界顶级峰群,眺望雄壮肃穆的希夏邦马峰(海拔8012),一个唯一全境都在中国境内的海拔八千米以上世界顶级山峰。。巅峰之旅结束返回日喀则途中,途观片片田地观班禅大师灵魂安息地、黄教六大寺之一的扎什伦布寺:历经近五个多世纪风雨的扎什伦布寺,依然以它恢宏的气势,绚丽的色彩、神圣而庄严的殿宇耸立于日喀则市西面的尼玛山上9.6日喀则3950-拉萨3650,沿途欣赏后藏大漠景色 途经发源于喜玛拉雅山北坡的雅鲁藏布江流域,千百年来,江水奔腾不息,流过大半个西藏高原,一路上劈山跨涧,坡势愈发陡峻,景色更为壮观.PS今天,我们一起相处了4天的8人这张最齐(广东刘Sir,陕西红雷哥哥,陕西赵大叔,浙江黄磊弟弟,安徽邓超,ME,安徽朱小姐,新疆萧萧)在明天就要分道扬镳了,回家的、继续前行的即将各奔东西,晚上嗨皮了下下9.7拉萨-纳木错4718-拉萨:沿途观赏藏北大草原、青藏公路、圣火采集点,翻越那根拉山、游览西藏三大圣湖之一的纳木措,远观“光明之神”念青唐古拉山。PS:八角街闲逛中川藏8天之旅开始:著名的G318,中国最美的风景线川藏线,沿途有翻不完的山,淌不完的水,以及沼泽、冻土区、地震区、碎石塌方区、原始森林和大冰川。一路上景观千变万化:有高山峡谷,有一望无际的草原,有雪山草甸,还有沿途随见的经幡、玛尼石、藏寺和多姿多彩的民俗民风,充满了刺激,充满了魅力,旅途虽然艰辛,但一路风景壮丽,是旅游探险爱好者和摄影师的极乐所在。这一次,我选择的是中国最美的风景线----川藏南线! 9.8拉萨—68km—墨竹工卡—206km—工布江达—127km—八一—19km—林芝—70km—鲁朗主要景点:追龙藏布大峡谷, 原始森林, 雪山冰川, 易贡藏布,追龙藏布与易贡藏布交汇后、就是藏区仅次于雅鲁藏布的第二条大河“帕隆藏布”, 鲁朗林海观景台, 色季拉山(4650m), 尼洋河与雅鲁藏布汇合处,巨柏树。早起从圣城拉萨出发,途经工布江达县,沿拉萨河谷行驶,翻越第一座雪山——米拉山到达墨竹工卡。再沿途出发欣赏尼洋河风光,传说尼洋河是“神女的眼泪”汇聚而成的,水色清幽明澈,绿波见底。然后前往尼洋河,它是一条非常美丽的河,它是雅鲁藏布江的一条支流。藏语称河为“曲”,称湖为“错”。尼洋河,藏人叫它尼洋曲。而“拉康”是宫殿的意思。([]
陈玉玲
〖前言〗2013年8月7日上午,肯尼亚首都内罗毕乔默-肯雅塔国际机场爆发大火,烧毁国际到达大厅,机场关闭。听闻这个消息时,我们正在从安博塞利返回内罗比的路上。“既然机场关闭,我们是不是可以晚回几天?正好可以再去一次马赛马拉!”得知这条坏消息,我们的第一反应不是叹气,反倒有点幸灾乐祸。我们在马赛马拉只呆了三天,三天的时间,对于辽阔无边的马赛马拉草原来说哪里足够,只觉意犹未尽,诸多遗憾。8月8日,按原计划下午我们就将搭乘阿联酋航空返国。但一大早便得知消息,国际机场当天依旧关闭。清静和飞翔开始与旅行社及保险公司联系,75忙着联系更便宜的酒店,因为十有八九我们这天是无法离开了。走不了,但也去不了马赛马拉,因为正值马赛马拉的旺季,如果没有提前几个月预订住宿,根本是一房难求。午饭后,我们兵分两路:大部队去机场确认航班消息,我和蟋蟀头及75去希尔顿酒店预订当晚的住宿。因美亚保险认为机场火灾不在我们的保险范围之内,保险公司拒不承担我们滞留的任何费用,所以我们得找便宜一点的住宿。对于我们这类出行常住青旅或家庭旅馆的驴友来说,希尔顿这样的五星级酒店向来不在考虑之内。但,这是在内罗毕,我们必须为自己选择一个安全的酒店。而安全,往往则意味着昂贵。在希尔顿订好住宿后,我们三人赶到机场与大部队汇合。机场区的空气里依旧弥漫着一股浓烈的焦味,国际航班抵达区的建筑被浓烟熏黑,且部分坍塌。此情此景,惨不忍睹。对于我们这些滞留的客人将如何处置,机场与阿联酋航空没有任何表态。我们一无所获地离开机场,回到希尔顿。200美元/晚的住宿费,除了安全,我们并没得到更多。房间又小又旧,似乎连如家也不如,晚餐的费用又高得离谱,大家再也没有玩的心情,只一门心思想着回去。8月9日,一大早check out后赶到机场,机场早已是人潮汹涌,混乱不堪。我们挤在一个小通道处,在长不到十米的通道排了两三个小时,才总算安检完进入check-in大厅。原以为进去后便诸事大吉,谁知那只是等待的开始。check-in大厅里早已挤得人满为患,但离开的人少,进来的人却在源源不断地增加。在阿联酋团队check-in的柜台前又排队两小时后,方得知阿联酋当天并没增加一个航班,这意味着7号8号未离开的旅客将继续滞留。满怀希望的人群一片哗然,开始躁动不安。阿联酋航空的工作人员站在柜台上讲话,让非当天机票的乘客离开,“NO!NO!”滞留的旅客,而且大多是中国游客,喊着统一的口号,表示抗议。这样的劝退与躁动发生几个回合后,驻内罗毕的中国大使馆人员赶到,人群爆发出一阵掌声,集体喊着“我们要回家!我们要回家!”这样的场面我从未经历,有点震惊,也有点感动。大使馆参赞与各团队的领队交流后,又与阿联酋的工作人员沟通。但那晚,我们的等待并没有一个好的结束。八月的内罗毕,晚上凉风习习。机场上已搭了两天的帐篷,依然还在搭建中,黑人兄弟的工作效率,实在不能令人恭维。我们一群人站在机场的一块空地上,讨论我们的何去何从。讨论没有结果,唯一确定的是,先回酒店休息。在机场耗了一整天,大家都累了,身心俱疲。所幸的是,8月10日一大早,阿联酋航空便来电,要我们赶紧去机场。这一天,机场的秩序明显比前一天好很多,我们顺利地办完值机、通关、安检,直至坐到帐篷搭成的临时候机大厅时,心里才安定许多。心安之余,回想肯尼亚的这十多天旅程,只觉内心五味杂陈。原以为可以在肯尼亚无污染的大草原上畅快呼吸,享受天然氧吧,谁知灰尘铺天盖地,大家都用口罩或头巾捂着脸,每天回到房间都是蓬头垢面。原以为可以在内罗毕穿街走巷,享受逛街乐趣,谁知内罗毕安全堪忧,因抢劫时常发生,我们所停留的地方,除了餐厅,就是酒店。原以为只要在对的时节到了马赛马拉,每天都可以欣赏到角马过河的壮观场景,谁知这其实非常靠运气。但不得不承认,近距离看动物是多么美好的一件事。优雅的长颈鹿、温顺的斑马、性感的猎豹、稳重的大象、猥琐的鬣狗、霸气十足的狮子。。。当曾在动物园里才能看到的动物,忽然在我周围自由行走、奔跑,那感觉真是无以伦比的美妙。特别是当狮子情侣含情脉脉地对望时,那一刻,我的心瞬间被打动,化得如水一般温柔。当然,更多的故事,更多的细节,还是请与我一起,走进肯尼亚。 D1(7-29)上海——迪拜——内罗毕4点钟,天未亮,整个城市还在沉睡中,我俩便拎着行李从家里出发了,去浦东机场与朋友们汇合。我们将搭乘715的航班,经迪拜转机前往肯尼亚的首都内罗毕。在这之前,我只睡了3个小时。待飞机准时起飞时,我已进入沉沉的睡梦中。在梦中,我似乎进入了时光隧道,去往另一个不同维度的空间。但的确,那是另一个不同的国度,位于赤道上的东非国家——肯尼亚。抵达时,我们的时针将往回拨5个小时。时光倒流,在抵达肯尼亚的那一刻,梦想成真。 内罗毕国际机场,号称是东非最大、也最繁忙的机场,但在我们看来,小,且陈旧。繁忙却是真,当地时间傍晚19点过时,依然人流如潮,通关时,三四个关口处排着冗长的队伍。机场让人失望,但入住的酒店Crowne plaza却是当晚最大的惊喜了。出发之前,领队清静就说,肯尼亚的条件不太好, 即使五星级酒店,也不一定有wifi,也不保证有热水淋浴,千万不要用国内五星级酒店的准来衡量。所以,当我们走进酒店,便有人递上热毛巾和芒果汁,有人主动帮忙搬送行李,再到走进房间,眼前一亮,打开手机,免费联上wifi时,激动之情便难以言喻了。只是,酒店禁止吸烟,不仅只是酒店大堂等公共区域,所有房间都禁止抽烟。烟瘾难耐的蟋蟀头不甘心,让我打电话到前台,询问何处可以抽烟。话筒那边的声音,礼貌且明确:请下楼,走出酒店大门。如此严格的禁烟,是我们意想不到的,更意想不到的是,酒店居然在门口设有安检,所有的行李都必须通过安检。当时虽觉奇怪,却并不太为意,只是在后来的行程中,才渐渐明了其中的原因所在。 D2(7-30)内罗毕——马赛马拉 早餐后,我们便径直驱车离开酒店,没有在内罗毕作任何停留,直接驶向马赛马拉。座落在使馆区的Crowne plaza,似乎位于市区之外,仅几分钟而已,我们便已远离内罗毕,行驶在两边是乡村或镇子的公路上。而内罗毕的真实面貌,尚未见识。 我们团队20人,共租了六辆面包车,每辆车3-4人。我和蟋蟀头、龙之杰三人一辆。刚上车坐稳,蟋蟀头便要我和司机说,带我们去买打火机。司机约瑟夫Joseph一口答应。一边开车,一边回过头说道:“no problem.” 刹车没踩,车速没减,还回过头来说话,他这个举动吓坏了我,赶紧说道:“别转头,别转头!”我的话音刚落,约瑟夫又把头转了回来,举着手里的香烟告诉我们,“车里可以吸烟”。他这句话让蟋蟀头和龙之杰高兴不已,赶紧给约瑟夫递过去一支烟。因为,在这之前,我们的导游再三告诫,肯尼亚很多地方不能随便吸烟,比如公共场所、草原、车上。但刚出发,就有这样的破例,两个烟鬼当然兴奋不已。他俩兴奋,我却有另外的担忧。约瑟夫开车时只要说话,必定回头,这习惯令我最初非常担心行驶的安全问。但实际上,我当然是多虑了。黑人司机的脑袋后面似乎还长了另一双眼睛似的,他们即使回头说话,也能灵活地与对面的车辆擦肩而过。 9点过,我们途中的第一次停车,杜导说,东非大裂谷到了。东非大裂谷,这条长度相当于地球周长1/6的大裂谷,是大陆上最大的断裂带。深陷的地沟,犹如地球的一道巨大伤疤。位于肯尼亚的裂谷,只是东非大裂谷的一部分。在裂谷地带,发现了距今已经有350万年的“能人”(从猿到人过渡阶段的人)遗骨,诸多考古发现证明东非大裂谷是人类文明最古老的发源地之一。在人类起源问上,很多科学家支持“非洲起源说”,即目前生活在世界各地的现代人类的祖先在大约20万年前起源于非洲,然后在距今10万年以内离开非洲,向亚洲和欧洲扩散。我们其实都是非洲后裔,你相信吗?maybe。但眼前的大裂谷,因为角度问,并不能让我们感受到视觉上的震撼。眼见不一定为实,便是这个道理。在大裂谷观景点,蟋蟀头的最大收获,可能便是买到的两盒火柴。观景点旁边一个木雕礼品店,我问售货员是否有打火机出售?他摇头,然后从袋中掏出1盒火柴。我点点头,“这个也行。” 售价1美元,没有讨价还价。想再问他多买一盒,他跑去另一个房间,对另一个人叽叽咕咕一阵后,那个人不知从什么角落里又翻出一盒火柴。火柴难道是这里的稀缺货?我有点不明白。后来问约瑟夫,为何他们不卖打火机,只有火柴?他回答,因为打火机的气有伤身体,所以人们不爱用。真是这样吗?我半信半疑。 再一次停车时,正值中午时分,我们停在一家酒店午餐。下了车,男人们除了抽烟,便是纷纷抢着与黑人兄弟合影。他们的心思谁都明白,无非是想彰显一下自己的皮肤有多白。蟋蟀头之前一直说自己晒得太黑,现在他终于心理平衡了。不仅不黑,而且看起来似乎太白了。 我们的司机约瑟夫,英语说得比我溜。在曾经是英国殖民地的肯尼亚,英语是官方语言,课本全部是英语写成。所以,只要上过学读过书的肯尼亚人,都会说一口流利英语,而且还是英式口语。非洲是一夫多妻制,所以我很好奇,约瑟夫娶了几个妻子。当他回答我,没有结婚时,我大为诧异。再问他年龄,他告诉我,他43了。听闻他已43岁还没有结婚,我表示不相信。他淡淡地笑着,“结过婚,但现在离了。”后来聊起他的生意时,他才说,7~10月是肯尼亚的旺季,他几乎天天开车在外;即使淡季的时候,也是隔一周外出一周,聚少离多,所以就离婚了,而且没有儿女。现在正和一个中国女孩交往中。约瑟夫的坦诚相告,让我了解到现在的肯尼亚,城市中的男人们迫于经济上的压力,一夫多妻在减少,这种现象也许在农村会更为普遍。 午餐是自助餐。实际上,我们在肯尼亚这一路上,在酒店都是自助餐,如果在草原上,就是酒店准备的餐盒。非洲的饮食比想像中好。午餐后,继续上路。路边的植物,开始变得奇奇怪怪。 初来乍到,沿途的所有风景都令我们感觉新鲜,即使车没有停留片刻,我们手中的相机快门也没停歇过。在通往马赛马拉的前半段路程时,约瑟夫并不干涉我们拍照,但后半段路经一些小镇时,他便严禁我们拍照,“NO photo!”他说归说,我们拍归拍,并不太理会他的干涉。但没想到,他神情更加严肃地阻止道:“这里不要拍照!如果你们再拍,街上的人会拿石子扔我们的。”一边说,他一边晃着右臂,做出扔石子的举动。我看着路边的人们,他们中的有些人在我们经过时还会向我们挥挥手。我很难想像,如果我拍他们,下一刻,他就会捡起石头攻击我们。但约瑟夫的严肃劲告诉我们,他不是在瞎编故事,他一定亲身经历过,他的车可能就被那些石子砸坏过。 越接近马赛马拉,灰尘越大。当车从公路转入土路时,灰尘已是铺天盖地,迎着车袭来。即使车窗全部摇紧,也丝毫无用,在剧烈的颠簸中,车窗很容易就被颠开一条缝,然后缝隙越来越大。车中,一股干燥而呛人的土味,弥散开来。我和蟋蟀头都戴上了口罩,但过不了太久,蟋蟀头还是把口罩摘到了一边,“太闷了,气也喘不过来的感觉”。约瑟夫果然不愧有15年的车龄,驾驶经验丰富,即使路烂到极点,车七摇八颠,他也几乎不减速。别小看他这辆破面包车,可是改装过的拥有四驱的面包车。真正是面包车的外型,越野车的本领。车虽然颠得厉害,但我们还是睡着了。待再醒来时,蟋蟀头抹了下嘴巴,伸手向我要水喝,“我得喝口水把嘴里的土给咽下去。”他这话,把我刚喝进嘴里的水,差点喷出来。待我们六辆车终于全部停下来,我们可以下车透下风喘口气时,周围已是一片清新。“快看,那边的一群羚羊!”不知谁叫了一声,所有人的相机都对准了不远处草地上的一小群羚羊 。这是我们在草原上第一次看到动物,难免兴奋。但在后面的几天,这样的羚羊随处可见时,大家也就习以为常了。毕竟,这是非洲大草原上最最常见的一种动物。 上车,继续向前。刚刚进入马赛马拉的我们,新鲜、好奇、兴奋。显然,斑马比我们淡定许多。七八月是马赛马拉的冬季,枯黄的草色,一片片地蔓延开来,羚羊开始随处可见。我们的车停在了马赛村的门口。这些身披红布,手执一根木棒的男人,便是传说中连野兽也怕的骁勇善战的马赛人。我拿着一袋给小朋友们准备的棒棒糖跳下车,谁知,刚下车,这袋棒棒糖就几乎被这些男人们瓜分干净。去非洲之前,在书中了解到,马赛人不爱拍照,因为他们担心拍照会带走他们的灵魂。所以,我对去马赛村拍照心有顾忌。但是,这已不是一般的马赛村了,它已经商业化。早已见惯了各类游客,再加上我的棒棒糖,这些马赛男人都很乐意与我合影一张,即使把他们人手不离的木棒借我一用也是无所谓。 要识别马赛男人很容易,因为他们的装束很醒目:两块红底黑条或红底黑格的布,一块扎在腰上遮羞,一块披在肩上。马赛男人之所以喜欢身披红布,其实是为了吓跑狮子等野兽,保护他们赖以生存的牛群。随着时代的变迁,这块传统的红布不再是单一的红底黑条,也变换出多种样式,出现了黑条、黄条、蓝条或者黄格、蓝格,唯一不变的就是大红的底色。蟋蟀头提出要披一下他们身上的那块红布,那个马赛人立马答应,把自己身上的披风解下来,给蟋蟀头围上,再系个结,就OK了,穿戴十分容易。 这个说一口流利英语的马赛男人叫Peter,我注意到,甚至于他的装束都与其他马赛男人不一样。Peter指着距离我们不远的一个小门说道:“请大家抓紧时间,赶紧过来吧,我们为你们准备了节目。”那个用树枝扎起来的拱形小门便是马赛村的入口,低矮的入口与他们修长的身材完全不符。我们猜想是为防大型野兽进入才设计成这样的。参观马赛村并非免费,每人要收取35美元。这样一个自费项目让团队中的部分人有点犹豫不决,踌躇着是否要花200多人民币的门票去参观一个商业化的小村落。他们的犹而不决让Peter有点不耐烦了,大声地说道,“如果不参观村子,请不要再拍任何照片。”不能拍人,即使拍风景照也不行。最终,我们的团队一分为二,一部分去参观马赛村,另一部分则直接去酒店。关于值得不值得,每个人的心里都有把秤,且准不一,难以评判。我只是认为,既然已到了别人家门口了,人都站门口欢迎我们了,那就去吧,就算是一种礼仪。门票,就算是我们登门拜访的一点礼金而已。去亲朋好友家串门做客,我们还得拎点东西了,去别人村里作客送点礼品更是无可厚非。最重要的是,即使这已是一个对游客开放的马赛村,它也还是马赛村,是马赛人自己的家,而非一个临时搭建起来供游客参观的人工景点。跟着Peter进了马赛村。过那道拱门时,身材矮小如我,也得弯腰才能进入。村不大,零落地散着一些土坯砌成的房屋。低矮的土屋,与马赛人的身高同样不匹配。待我们一一进入,十几个马赛男人已经排成一排,准备为我们跳“勇士之舞”。“勇士之舞”是马赛男人的传统舞蹈,在他们的哼唱中,一个接一个的马赛人开始立定跳高,跳完一轮,再来一轮。除了绷紧小腿,笔直地往上跳,勇士之舞没有更多动作,手上也不需要多余的比划,只要尽可能地跳得高些就行。这真是我所见过的最简单的舞蹈。但其实,跳得高,跑得快,历来就是马赛人对勇士的认定准,这其实也与他们的游牧习性相关。(拍摄者:蟋蟀头) 跳完舞,Peter开始为我们介绍他们的村庄。Peter说,收来的门票钱是为六个村子的100多个孩子筹建学校而用。得知我们每人交的35美元将用来建学校时,我心里顿时宽慰了许多。我问Peter,他为何会说英语?因为在我的想法里,以游牧为生的马赛部落,遵循传统生活方式的马赛人,一口流利的英语,似乎与他们完全沾不上边。Peter告诉我,他上过学。他竟然上过学?我有点吃惊。再问,村里有多少人上过学时,他平静地说道:“两个人。”另一个人,便是他的弟弟。“你是村长吗?”我问。能有这样特殊待遇的人,在我看来,必定是特权阶层。“NO。my father is chief.” 原来,他是酋长的儿子。Peter很得意地告诉我,他有10个老婆?十个老婆?!太让人吃惊了,他怎么顾得过来?“你结婚了吗?”这次轮到他向我提问了。“结婚了。”我指了指正在拍照的蟋蟀头。“不过,他只有我一个老婆。”我补充道。“你老婆向我提了这么多问,看来她爱上我了。要不,你把她让给我吧!”Peter开玩笑地和蟋蟀头说道。“NO。”蟋蟀头摇着头答道。但后来,他后悔了,和我说,“我应该假装答应他,再看他打算用多少头牛来换你,你就知道你值多少头牛了!”他刚一说完,便被我狠狠地掐了一下。不过,以畜牧为生的马赛人,的确是用牲畜作为娶亲的聘礼,据说十头牛就可以娶一个老婆。 接下来,Peter就要带我们进屋去参观了。马赛人的房屋用泥土和牛龚搭建而成,屋顶则用茅草盖上。在马赛娶老婆,男人不用担心房子问,因为房屋都由老婆搭建,一个老婆一个屋子。门很小,依然只能弯腰进去。进去后是厅,除了一股难闻的骚味,小小的厅里什么也没有。如果要坐下来,对着门,靠墙的一侧有一条砌高的土堆,可以当沙发一用。而这难闻的味道,则来自牲畜。因为牲畜是马赛人的财产,有时晚上会让牛羊进屋,以防被野兽偷袭。所以,马赛人的房屋实际上是人畜共用,有股怪味也就在所难免了。侧面有个更小的门洞,钻进去,再向左转个弯,便是卧室了。这样的内部构造,其实是防止野兽或者敌人的贸然闯入。卧室小得可怜。靠右的地上用土稍微砌高点,再铺一些布,就是他们的床了。我有一个疑问,马赛人这么高的个子,这么短的床,岂不是从来都不能伸直腿睡觉?距离床边不到一米远的土灶,便是他们煮饭的地方。而墙上那个透着光亮的小洞,则是窗户。在我看来,说是窗户实在太不贴切,怎么看也只能说是个窗洞。在屋里生火煮东西,却只有这么小的两个窗孔换气,人住里面岂不要闷死?灯呢?屋里黑漆漆的一片,他们晚上用什么照明呢?杜导的解释是,马赛人的生活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天黑就睡觉了,根本用不着点灯。家徒四壁,马赛人的房屋真是把这个词解释得再透彻不过。(拍摄者:蟋蟀头)几个人挤在屋里,没呆多久,已觉缺氧,再加上屋内气味奇怪,我必须得出去透口气了。一出来,迎面便撞上一气质不凡的老者,他便是Peter的父亲——酋长大人。蟋蟀头按中国人的见面规矩,赶紧递上一支烟。老酋长把烟接过来,微笑不语。虽然他不会英语,我们无法更多交流,但老酋长的确是给人一种大家长的感觉。 令人惊讶的是,马赛人至今沿袭万年前钻木取火的传统。两个人搭手。把一束枯草杆垫在地上,草杆上再放一个带孔的木块,一人用手按紧这个木块,不让它移动。另一人则用一根木棍穿过木块的孔眼,并两手合掌转动木棍。18秒的时候,开始有烟冒出,不到30秒,那束枯草杆已有些许火星。马赛人便把木棍和木块拿开,用手捧着枯草杆,用嘴对着火星开始吹。烟雾越来越大,直至那束枯草杆燃起了红色的火苗。钻木取火成功,全过程仅1分钟15秒。但我永远是那个“为什么小姐”,从小到大都是如此。我从蟋蟀头那里拿来一盒火柴,问Peter,“你们为何不用火柴呢?这个更方便快捷。”说完,我掏出一根火柴,准备示范给他看,让他知道现代文明的厉害。哪知,第一根火柴竟然没划燃;换一根火柴,不行;再换一根。连换几根火柴后,Peter笑了,我却万分沮丧,并且无从解释。也许,是神不想破坏马赛人对钻木取火的执着吧,想借马赛人将这古老的传统保持下去,以告诉后人,我们人类曾经用这样的方式取火。令人啼笑皆非的是,随后Peter拿了一个带孔的木块问我,要不要买?而且开价不菲。 接着,女人们终于登场,为我们表演唱歌。与马赛男人相比,女人的穿着就色彩丰富许多,而且身形相对肥胖,不知这是否与生育有关。 一夫多妻,全世界男人的梦想。不能一夫多妻,但至少可以与老婆们合个影。男队友们都纷纷跑过去与马赛女人合影,领队清静跑得最快,顺利拔得头筹,75次之,飞翔第三。只是,老婆们却越来越少。可怜的蟋蟀头,轮到他时,只剩三个马赛女人了。但他还是很开心,跟着马赛女人一起边唱边扭。她们唱的是马赛语,可蟋蟀头,你唱的又是什么呢?虽然是第四个上场,但明显他很受马赛女人的欢迎,一起唱歌,还一边有所交流。只是,你们在说什么呢? 唱完几曲后,马赛女人们散去,Peter要继续带我们去参观。他指着房屋后面草地上围成半圆形的货摊说,“This is our market.”货摊上的东西无非是一些手链、项链和木制工艺品。Peter指着手链和项链告诉我说:“这些都是我们村里的女人做的。”然后指着木雕说,“这些都是我们男人做的。”“卖这些东西的收入也将用来建我们的学校。”看着这些做工粗糙,且大同小异的商品,这一次,我却有点怀疑了。真的是自己做的?真的会把钱用来建学校?无论如何,读过书的Peter已经不再是一个原始的马赛人了,也许,在他的意识里,早已植入了市场经济。不过后来再想想,即使这些收入不是用来建学校,而是用来改善他们的生活,也未尝不可。毕竟,他们的生活环境,真的不咋样。而事实上,随着时代的发展,旅游业的兴起,放牧早已不再是他们唯一的谋生手段。旅游收入,已经成为这些村庄重要的收入来源。([]
《
《鬼吹灯》》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或网友上传,免费小说阅读网只为原作者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并收藏《
《鬼吹灯》》最新章节。
免费小说阅读网友情链接